高考与大学(几家欢喜几家愁)

admin 0

单位里有同事的孩子参加了今年的高考,成绩出来后自是几家欢乐几家愁,几家庆贺几家忧。考得好,父慈子孝,大有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的激昂。而考得不好的,父斥子哭,独自叹息。孩子参加高考的同事大多都在上个星期请了假,为的就是孩子的志愿问题,这似乎就成了“考得好不好是孩子的问题,报得好不好是家长的问题”。也难怪,孩子对社会的认识远远不及家长,甚至可以言是一片空白,选择什么,学习什么,从事什么的选择上,家长是有绝对权威的。于是,这一场高考的战役,成子孩子和家长一起斗智斗勇的战役,考试考孩子,报名考家长。双方的压力都不小,甚至是旗鼓相当。

当然,在报考志愿的问题上,侧重点和[文]选择也是截然不同的,确切的说,孩子[章]的成绩决定了家长选择的方向。考得好[来]的,志愿填报上好中选优,只考虑一流[自]的、名牌的大学,再从这些大学中选择[小]一个孩子和家长都心仪的专业,那么这[G]场高考之战就算是完美了。而考得不好[生]的,只能垂头丧气地与他人共分别人剩[活]下的残羹冷炙,还得小心翼翼地提防落[网]榜,打点擦边球,看点运气,只要这本[,]科能保住了也就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[转]了。

关于大学上,好的学校如北大 、清华之类的名校自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能达彼岸者少之又少。而最终登顶彼岸者,势力是人中之龙凤,不世之才也。然,生于世,长于厮,龙凤之人毕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。于是,大多数优秀的学子便退而求其次,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四川大学等之类的学校成了他们的首先。再退一个档次的学子,便选择“985”、“211”学校,毕竟这些学校也算得上是一流的大学了,尤其是对于云南这种全省只有一所“211”学校的省份来说,能上“985”、“211”学校的学生都是好学生。再差一点的学生,就只能选择省内重点本科,再怎么说那也是提前录取的批次,从顺序上还是要优于别人的,于是省会城市的学校成了这类考生的最爱。再退一个档次的考生,只能选择地州一级的本科院校了,至少那也是本科。

关于专业上,好的专业自是趋之若鹜,[载]竞争亦是水涨床高。大多数一本学校好[著]的专业录取分数都要在一本线七八十分[名]以上,甚至于二本学校较好专业的录取[出]分都要在一本线五六十分以上,就像大[处]理大学本只是一个地州级的二本院校,[!]但其临床专业的录取分数一般要比一本[文]线高出好几十分。于是,这种现象也就[章]导致所谓的一本、二本分数线在某些专[来]业面前形同虚设。一些人宁愿放着一本[自]不读,也要拼命挤进二本院校,只求一[小]个较好的专业,专业选择的重要性由此[G]可见一斑。

我也经历过高考,我也经历过志愿的选[生]择,只是我的高考没有现在这么复杂,[活]我填报志愿没有像现在这般计较得太多[网]。因为,我们什么都不懂。父母皆是农[,]民,一辈子与黄土地打交道,孩子能上[转]个大学就已经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了,[载]谁会知道还专业选择的说法。仅就当时[著]而言,我身边也没有一个能为我的志愿[名]出谋划策的亲戚或是朋友。于是,我的[出]学校与志愿选择都是我一个人做的决定[处],父母不懂也不干涉;而我,毕竟考试[!]的是自己,上大学还得自己上,选择也[文]得由自己了。

那是一个极其混乱的时期,也是一个以[章]讹传讹的时期,更是一个尔虞我诈、勾[来]心斗角的时期。老师只在乎自己学生的[自]升学率,于是,他会建议自己的学生去[小]选择一些在如今看来是多么冷僻、多么[G]不靠谱的专业,那样可以在理论上提升[生]自己的学生的升学率。当然,我更愿意[活]相信其实是因为老师也不知道什么样的[网]专业算是好专业,那样至少还能让我心[,]中对高中老师仅存的一点好感变成感激[转]。我在高中时期算得上是一个叛逆的学[载]生,老师的建议自是不愿意多听,因为[著]彼此以怀介心。高三早过了许多年,那[名]些事皆已随着自己长大成熟而变得无足[出]轻重,那些所有的不愉快都随着岁月的[处]沉淀变成了厚重的感激。无论当时的情[!]形如何,我还是相信所有的老师都只为[文]让自己的学生能有一个更出色的未来,[章]这是师德,一种高尚的情操,滴水之恩[来]便当涌泉相报。即使报无门,心里的感[自]激依旧是存在的。虽然,我只是他成千[小]上万个学生中的一个,但他却是我这一[G]生中遇到为数不多的老师中的一员。我[生]记得生命里所有帮助过我的人,无论多[活]远,无论多久。

以我当时的成绩,自是不必屈尊去以牺[网]牲专业来保全本科之名。然,我的老师[,]是不愿意相信的,他不愿意相信平日里[转]那个吊儿郎当、不学无术的学生会有这[载]样的成绩,因为那时候我们是估数。于[著]是,我和他之间的分歧自是难免。固执[名]如我,我还是坚持以自己的专业填报,[出]当然我根本不知道那个该死的行政管理[处]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专业,我老师也不知[!]道,他以为会是低分的专业最后录取时[文]却是高得离谱,幸好,我最后的成绩支[章]撑了一对于师生双方都是错误的决定。[来]当然,我对于他还是屈服的,我在他的[自]注视下填报了云南师范大学,而不是省[小]外的学校,对于这一点他是满意的,他[G]也许不知道即使他没有十分的坚持,我[生]依旧只会选择省内。

因为不懂而盲目,因为固执而自负。我[活]最终的大学成了云南师范大学,我的专[网]业是当时选择的第一专业行政管理。这[,]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大学,专业也只能[转]算是一个不好的专业,尤其是毕业以后[载]看其它学校和专业的课程难度,深深的[著]内疚。我的大学似乎从没有教会过我什[名]么,课程少,考核简单,四年如混日子[出]般一晃而过。当然,后悔是完全没有过[处]的,命运有许多十字路口,每个路口都[!]要面临选择,对于自己的选择又有什么[文]后悔的必要呢?毕竟,当时的十字路口[章],就当时的自己而言,所做的选择是最[来]好的。而未来,谁能知晓呢?若非要以[自]现在去否定过去的自己,那末,人生便[小]没有生存下去的理由了。况且,我的现[G]在也算不上十分糟糕,那个大学、那个[生]专业给我的结果也至少算不上是一无所[活]有。

毕业工作后,年龄长了,接触的多了,[网]知识面也广了,思想也变了,整个人去[,]了当时固执的锐气,变得更理智、更接[转]地气了。我是村里的第一个本科生,我[载]妹妹是村里的第一个研究生。在我们之[著]后,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在我之前走过的[名]路上,随着高考结束而面临着志愿的选[出]择。于是,工作后的我成了他们高考的[处]参谋,远亲、近邻都有,每年高考前夕[!]总会有一些电话恳求高考志愿的问题。[文]其实,我也不懂,或许我只是比远在老[章]家的他们略懂外面的世界。我能做的只[来]是一些微小的分析和建议,我一只强调[自],孩子大了,选择在于他们自己,我的[小]建议只能做为参考,不能做为定论,没[G]有谁可以为谁的人生做定论,除了父母[生]

表妹、表弟、侄子、侄女……许多人在[活]不同的年份参加高考,而考试成绩似乎[网]都不是十分理想,但他们上大学的迫切[,]渴望是一样的。于是,我一年又一年的[转]给他们出主意,选择什么学校,选择什[载]么专业。现在的他们正如2003年时[著]的我,什么都不懂,能得到一点点的指[名]导都是弥足珍贵的。是以,对于他们的[出]事情,我格外上心,生怕我自己的帮助[处]太小,也生怕我自己的失误误了他们一[!]生。那些所有征求过我建议的亲戚朋友[文],他们最终的选择还是如我给他们的建[章]议是一样的,我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,[来]这也让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身负责任之[自]重。幸好,我给他们建议至少还算得上[小]不太失败。给成绩不好的表妹选择了经[G]济学,如今早已就业,她的专业在毕业[生]择业的时候优势便体现了出来。给离二[活]本线尚且有好几分远的小表妹选择了汉[网]语言文学的本科,最终顺利录取,本科[,]也上了,专业的优势也在毕业参加考试[转]和工作时得到验证。一个读理工的侄子[载],给他建议选择了工程预算方面的专业[著],这个专业在理工类也是非常吃香的,[名]他在高中里自然不会明白这些。

而今年,一个成侄女的孩子高考,其父[出]母是老家最好的邻居,一次又一次给我[处]打电话要我帮忙报考志愿。远亲不如近[!]邻,在我父母还在世的时候,在老家他[文]们帮过很多。于情于理,我对于这个孩[章]子必然是要十分关心的。孩子成绩不太[来]好,可以选择的自然不多。当孩子告诉[自]我老师建议她选择填报泰语专业时,我[小]毅然否决了。填报小语种专业,考起自[G]然是不成问题,但是择业之难可不是常[生]人所能想像。中国的专业选择就如股市[活]一般混乱不堪,填报志愿时很难去以当[网]时政策趋势决定。理论上来说,云南作[,]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,随着“一[转]带一路”构建的实施,小语种专业势必[载]会成为热门就业之选。但,这仅仅只是[著]理论,现实却远非如此。看看自己身边[名],有多少小语种专业的工作人员就知道[出]这个专业的就业有多难了。也并非这个[处]专业就不好,只是它的就业面实在太狭[!]窄,我不愿意和我一样来自农村的侄女[文]去冒这样的就业风险。毕竟,对于农村[章]来说,大学毕业生是耗不起就业等待的[来]。最终,她放弃了这个专业。也许,她[自]会因没有选择这个专业而落榜;也许,[小]多年后她会因没有选择这个专业而感觉[G]工作上的遗憾。但是,这些都不重要,[生]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泰语专业不是[活]她应该有的选择。

对于成绩和家庭都不太好的人们来说,我觉得还是实用主意至上。学校的选择上尽量以能上本科为主,切莫追求名校而导致落榜,毕竟学校的选择要和自身的成绩出发。而专业的选择上则要从考试和非考试的角度出发,在云南这样一个偏远省份来说,就目前的政策情况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依然是择业首选,且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。那么,选择的专业就要为将来应对考试而服务了,同样也要考虑考不上的情况如何在社会生存的问题,像茶学、园林设计类的专业,每年招考的人数实在太少,能报名的岗位几乎没有,而一旦考不上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,这样的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同样极少,那末,这种专业就万万选不得。相较于此,经济、金融、汉语言文学、法学之类的专业每年招考的公职岗位很多,可报考的岗位多,考取的几率了就较大了。若公职考试失败,这一类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也较大,找个工作糊口问题不大。而理工类的专业选择上,公职岗位招考不多,但社会需求大,如工程类、电气自动化类的专业是非常吃香的,好就业,工资高。就云南目前的情况而言,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,这些选择是正确的,至少现在是。当然,你若成绩出类拔萃或是家庭位高权重,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,所有的选择都不是选择,任性便行。


本文地址:https://gzsstz.com/20220956r.html
版权声明:版权归 admin 所有,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参考之用。本站所有资源一切采集与互联网,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!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